(上海战疫录)增援民警诉说方舱里的“生活百态”
中新网上海4月23日电 题:增援民警诉说方舱里的“生活百态”
作者 李姝徵 宋一江
“今天配送10份无糖餐,3份12个鸡蛋和4份肉松营养粥。”
“上次出舱的112号床位病人送来了10份清真菜,还捎了一箱牛肉,都在冰箱里?”
“63号床位是今天凌晨进来的老太太,92岁,高烧发到39.5°,已经用了降温药和冷敷用的毛巾,今天提醒医生换药并持续观察”……
23日,增援方舱医院的上海公安局静安分局交警支队民警潘德骅正与下一班同事进行交接手续,他和另外3名分局民警增援方舱的第15个工作日。
民警给孩子们送去巧克力。 上海静安警方供图
尊重,为79岁糖尿病老人保守秘密
“医院刚落成时,条件还不是很好,尤其是餐食方面是保障部门统一配置的,很难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潘德骅口中的“担忧”,其实是出自于最早入院的那批患者,其中有一位79岁的吴老伯患有严重糖尿病,每次配送的餐食,他米饭基本不碰,偏甜的菜也全部倒掉,回收餐盒的时候还被病友发现吐槽“明明餐食还不错,竟还那么挑剔”。
这事传入潘德骅耳中,老人的反常行为倒和身边一些患有糖尿病的老民警颇为相似,他立即将情况反映到保障组医生那边。很快,值班医生检查吴老伯的病历后,核实了潘德骅的猜测,保障组连夜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方舱内的特需餐食问题,并很快拟定方案呈报上级批复。
次日,后勤保障团队便得到外界支持,成功打通了“无糖餐”供应渠道,当天正好是潘德骅值班巡舱,他与为吴老伯检查病历的徐医生一同到吴老伯处说明情况。
“就是怕坍台(丢脸),现在你们医生、警察都很辛苦,我不想来搞什么特殊,到时候扛不了饿了,就吃点,吃完就打胰岛素,坚持几天就过去了”,吴老伯身上颇有种老上海的做派,能自己解决的事不想麻烦别人。大家也尊重吴老伯的选择,没有单独搞配餐,仅在无糖餐餐盒的底部做了简单的记号便于区分。
方舱里的宝贝少了哭闹声
潘德骅他们增援的方舱共有近400个床位,首批转入的病患中还有不少幼龄孩子,10岁以下就有10多个,最小只有1岁半。虽然孩子们给沉闷压抑的方舱环境带来不少欢声笑语,但不少随行的家长们依旧抱着负面情绪。在潘德骅他们看来,除了病毒给这些年轻的家庭带来的冲击外,更多的是担心孩子吃不好,睡不好所带来的焦虑。
“我家孩子才1岁多,你们还跟我讲什么道理,鸡蛋没有,水果没有!饭菜宝宝又吃不了,我还能怎么办!”4月11日,潘德骅巡舱时发现一位年轻的妈妈正在向保障组的送餐员抱怨。
“您的心情我们都能理解,这儿的大白也都有自己的家庭,您的需求我们会登记上报,尽快给您解决”。潘德骅支走送餐员,但孩子一直在母亲的怀中啼哭,有着丰富调解经验的潘德骅也只得在当时尽可能地缓和家长的情绪,事后感叹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
“这些家长并非矫揉造作,有些问题需要换位思考,方舱里还有不少孩子,绝不能让焦虑扩散”。在次日的阶段讨论会上,潘德骅向保障团队领队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得到大家的认同。一时间难以满足所有方舱“宝宝”的所有需求,那么“额外保障”就一样样来,先解决鸡蛋、牛奶、水果、营养粥等“必需品”,再视条件“进够”一些小零食,小玩具。
适应和改变,慢慢让方舱的气氛融洽了起来,少了孩子们哭闹声,甚至潘德骅在一次巡舱过程中,还注意到曾经历的方舱“皮大王(特别调皮的孩子)”,正叼着棒棒糖,坐在桌前认真的上网课。
几天后,领队兴奋地在微信群里发来了消息,此前与保障组发生过矛盾的家长们,都不约而同地删除了朋友圈的负面评论,无论是医生、民警还是志愿者的努力,他们其实都看得到,方舱之下,需要的更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
增援民警正在巡舱。 上海静安警方供图
感激,一盒巧克力与一箱牛肉
4月17日,首批方舱的患者即将出院,潘德骅在巡舱过程中,将前几日单位和家里寄来的慰问品巧克力,统统发给了方舱里的孩子们,鼓励他们出院后要注意卫生,还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好好学习,潘德骅因此还被大家笑称为方舱的“幼儿园园长”。
对此,潘德骅并不在意,他所顾虑的,是那名一岁多的孩子吃不了巧克力,但自己手头没有其他东西可以作为“出舱纪念”。但很快,他的顾虑被打消了,那位年轻的妈妈注意到潘德骅过来巡舱后,便主动抱着孩子上前跟“警察大白”打招呼。
小宝宝牙牙学语,举着小手说:“警察叔叔再见”,那位年轻的妈妈也像个小姑娘一样,兴奋地跟潘德骅憧憬着出舱后的生活。潘德骅把巧克力塞给这位妈妈,“这是给你的,出去后也要注意安全”。原来,在43岁的潘德骅眼里,眼前这位年轻的妈妈,其实也只是一个孩子而已。
相较于潘德骅送出去的这份“纪念”,保障组这两天还收到不少患者回馈的物资,今天这箱牛肉和一些清真菜,即是此前出舱的一个少数民族家庭从自家饭店寄送过来的。增援方舱医院的潘德骅的同事,民警李光忠转达了这名患者的感谢祝福,希望在方舱内的大家,都能吃到地道的清真菜,遗憾的是不能亲自过来下厨。
最初这家人转运至方舱医院后,因宗教信仰的差异,他们的餐食也成了服务保障团队的困扰,好在多方求援,在得到外界支持下,保障组成功为这个家庭争取到符合要求的餐食。今天,这满满一箱牛肉就是他们出院后的回礼和祝福:希望所有的人,早日战胜病毒,回归幸福。
潘德骅表示,现在方舱迎来了第三批患者,最小的只有6个月大的小婴儿,最大的有92岁的患病老奶奶,管理难度在加码,但方舱各方面的保障也在更新迭代,不断升级,潘德骅他们相信,自己所在的保障团队,能更好、更积极地应对所有困难,也感恩,所有人对他们抱有的理解、包容、和尊重。
方舱不大,只有400多个床位。方舱很大,容得下生活百态。(完)
【编辑:房家梁】
头条 22-04-24
头条 22-04-24
头条 22-04-24
头条 22-04-24
头条 22-04-24
头条 22-04-24
头条 22-04-24
头条 22-04-24
头条 22-04-24
头条 22-04-24
头条 22-04-24
头条 22-04-24
头条 22-04-24
头条 22-04-24
头条 22-04-24
头条 22-04-22
头条 22-04-22
头条 22-04-22
头条 22-04-22
头条 22-04-22
头条 22-04-22
头条 22-04-22
头条 22-04-22
头条 22-04-22
头条 22-04-22
头条 22-04-22
头条 22-04-22
头条 22-04-22
头条 22-04-22
头条 22-04-22
头条 22-04-22
头条 22-04-22
头条 22-04-22
头条 22-04-22
头条 22-04-22
头条 22-04-22
头条 22-04-22
头条 22-04-22
头条 22-04-22
头条 22-04-22
头条 22-04-22
头条 22-04-22
头条 22-04-22
头条 22-04-22
头条 22-04-22
头条 22-04-22
头条 22-04-22
头条 22-04-22
头条 22-04-22
头条 22-04-22
头条 22-04-21
头条 22-04-21
头条 22-04-21
头条 22-04-21
头条 22-04-21